中國造船業山東樣本:等待黎明
2013-08-27 08:28:52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圖為大宇造船海洋(山東)有限公司
許多船廠已不太關心波羅的海綜合運費指數(BDI)的漲跌,龐大產能是這個行業實實在在的東西。他們相信,即使運費回升,產能幾年內也消化不掉,市場殘酷的競爭仍將持續。但大部分船廠選擇了堅持,因為目前造船業處于長周期中的低谷,熬過兩三年就會看到曙光。
作為全球干散貨運輸市場的晴雨表,BDI指數2009年乃至2010年上半年還能多次反彈到4000點上方,2008年5月11793點的高點是遙不可及的距離,今年BDI指數一度逼近1200點,7月重新單邊下挫,8月中旬徘徊在1000點。其境況猶若上證指數,相比6124點的歷史高點,目前2100點左右的位置顯然離前期低點1664點更近,只是BDI的慘況要更嚴重些,從接近12000點掉下來,雖比起去年9月跌破700點的困境已經好轉。
今年船廠的接單比去年下半年要好,但價格不理想,市場一度以為擊敗競爭對手生存下來的策略或開始調整,但造船業并未減緩的激烈競爭,使眾多船廠意識到,低谷時期要漫長得多。
裁員過半的大宇造船廠
大宇造船海洋(山東)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不需密切關注BDI指數,因為從去年開始已暫時不接新船訂單,主要業務來自韓國母公司派給,為母公司制造船段。
夏天的煙臺市不太熱,從大宇造船廠的船段車間前走過,工人井然有序地搬運鋼材、焊接(產品庫 求購 供應),相比一些開工率嚴重不足的船廠,這家韓國獨資企業看上去運營還比較順暢。
像每個造船廠一樣,山東大宇造船(位置 評論 新聞)有著占地面積龐大的廠區,這家位于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八角鎮的船廠,仍有著大片待建設的土地,公司投產已經5年,與當初的設想相比,項目進度顯然慢了。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我國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該區自我描述為“中國重要的船舶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大宇造船原計劃總投資10億美元,占地1.2平方公里,第一期已經投資3.6億美元,我們想熬過行業低谷,現在就當練兵,困難時期可能還會持續兩年。”大宇造船山東公司副總經理譚德秀對證券時報記者說。
大宇造船山東公司的母公司韓國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是世界第二大造船企業,并在LNG(液化天然氣)船等領域產銷排名世界第一。依靠韓國母公司的訂單,大宇造船山東公司保持了正常的運營,但規模大為縮小。“經歷兩年裁員,我們船廠現在有2800名員工。”譚德秀說。這家船廠2007年投產后第二年員工數升到4800人,2010年更升至6000余人。與高峰期相比,裁員過半。據稱,大宇船廠在當地算是收入不錯的,由于現在加班變少,普通工人月收入多數掉到3000元以下,原先在3000元到4000元之間,一度是當地職校生偏愛的企業。
大宇造船山東公司一度進軍新船市場,但很快折戟;現在主要業務是制造船段,然后運往韓國母公司。
2010年該公司發展新船業務,并在2011年初拿到希臘船東2艘58K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的訂單,與另一家船廠合作生產。2012年公司宣布暫停接新的造船訂單,重新回到船舶分段制造項目。“新造船市場過于低迷,等待以后市場呈現恢復趨勢再回到新造項目。”該公司如是解釋。
據悉,大宇造船總公司原計劃通過山東公司建造中小型船舶,但因新造船舶需求急劇下降,推遲了該計劃。
正是最近幾年,船企面對的市場環境風云突變。“2010年我們進入市場接訂單的時候,一艘新船的造價是3200萬美元,幾個月后造價就降到2500萬美元,現在仍在2300萬到2400萬美元之間徘徊。世界散貨船市場的低迷期還沒過去。”譚德秀說。
從數據統計看,虧損企業家數今年達到高峰,2011年底全行業有177家企業虧損,占比約11%,2012年247家企業虧損,今年2月直接上升到406家,最近有所緩和,6月虧損企業為337家,占比23%。同時,已有60家企業倒閉。
數據顯示,行業在2011年3月銷售收入增速達到高峰,同比增長30%,之后持續滑落,2012年3月增速減到個位數,2012年10月開始負增長,并持續到目前,今年6月同比下滑6.75%。